線下走訪,線上研討,加上實驗室科研。學校環境與資源創新中心利用暑假☄️,打開“快進”模式🧘♂️,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𓀎,全力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產學研合作實現多贏
7月底😈🫄🏻,環境與資源創新中心主任李光輝教授帶隊,走訪了時代沃頓科技有限公司。時代沃頓是國內反滲透膜龍頭企業,擁有膜片製造的核心技術和年產3000萬平方米膜片的生產能力🫕。團隊參觀了公司研發中心和全自動生產線🚵🏼,並進行了座談交流,校企雙方就共同製定膜領域相關國家/行業標準🙅🏿♂️,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申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作了深入溝通,雙方均表示,將加快推進各項合作⛹🏽,盡早產出合作成果3️⃣🚵🏽♀️,實現多贏。
國際合作拓展視野
暑假期間📖,中心副主任張楠教授始終積極促進中心與曼徹斯特大學的合作,雙方將共建環境與化工過程集成優化國際聯合實驗室,並申報了校級國際合作科研平臺𓀗。張楠教授還利用暑期🦘,給中心研究生和2021年將入學的準研究生開設了曼徹斯特大學原版課程《水夾點技術》,旨在幫助我校研究生補充基礎知識,拓展學術視野,同時提升英語水平👨🏿🔧。
學術研究矢誌不渝
老師們不松懈的同時,研究生們也在暑期裏“擼起袖子加油幹”。有的同學選擇暑假不回家,留在實驗室繼續做科研;很多同學回家後匆匆趕回實驗室,生怕科研落後。中心在暑假剛開始就召開了學期總結會,每位研究生都匯報了自己一個學期以來的科研成果🤵🏻♂️,中心全體老師一起指導,為研究生下一步工作提出積極建議🧑🔧。對“準研一”的新生,除了給他們開設課程🧳,還給他們布置了文獻作業🧔♀️,讓他們提前了解實驗室研究方向,幫助他們快速入門。
環境與資源創新中心2019年下半年開始籌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實驗室改造推後、新進科研人員無法按時到位👨🏻🍼、科研進度拖後,可是科研沒有“暫停鍵”👱🏿♂️,團隊成員都希望利用暑期緊抓快幹趕進度🦩。每周一次的工作例會照常開、更多的時間指導研究生、現有項目進度一定往前趕👷🏼、能申請的項目都不放過……大家都以“沖刺”的姿態來過這個暑假。暑假期間🐗,團隊申報了第二十三屆工業博覽會創新獎、長寧區創新團隊🪡、2021年“海聚英才”全球創新創業大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等,還提交了一項國家標準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