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意昂2《環境影響評價》課程特邀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低碳經濟研究中心胡靜主任為環境工程系2020級本科生講授主題為“環境政策研究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的公開課🐉。
胡靜主任向同學們全面介紹了當下如何理解“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問題,深入分析了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的最新政策導向🤼♀️🧕🏼,並對國內外實踐進行探索梳理與經驗借鑒🕵🏽♂️,最後提出了環境政策研究的新思考,為同學們能深入了解國家“雙碳”戰略要求,推動實現“雙碳”目標任務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
胡靜主任首先就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行了解讀🌀👟,並闡釋了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的主要內容,對於如何理解“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問題,要圍繞一個總體要求——“減汙降碳”,貫徹“三個治汙”原則--抓源頭、抓過程🚶♀️、抓末端🃏,秉承系統觀念進一步打牢汙染防治攻堅戰,並通過加快實施製造業強區戰略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針對減汙降碳協同增效最新政策導向🥓,胡靜主任介紹了生態環境部在內的七部門聯合發布了《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並強調協同增效加強源頭防控的優化技術路徑,要以機製創新為重點。
胡靜主任接著還分享了國內外實踐經驗,如國際上歐盟出臺的“綠色新政”⚡️,在205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將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相聯系。在我國☀️,新能源礦產的進口量在世界總進口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我國的碳中和願景不只是可再生能源👰🏽,更重要的是可再用資源🤽🏿♂️,並且要讓兩者結合,以實現降碳減汙的目的,從而達到人與自然協調相處的目的。
最後🩰,胡靜主任指出環境政策研究也在不斷更新🦐,要從區域、產業和企業等方面共同推動“雙碳”戰略。國家政策是從能耗雙控到碳排放雙控和碳交易市場的建立👨🦲,上海市則是加大碳排放評價力度、開展重點產業碳減排行動和綠色產品升級行動。未來的環境政策需要更重視汙染防治、源頭防控和發展轉型等方面,並且在發展轉型上要求消費端大於需求端大於供應端,要有實效性。在新的挑戰與機遇面前,中國環境政策的發展與改善將繼續推進。這不僅是環境保護的需要,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