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工程研究團隊

發布時間⏯👷🏽:2023-10-13瀏覽次數🤾🏻‍♂️:13

製藥工程研究團隊

Research Team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一☞、團隊介紹:

“製藥工程科研團隊”隸屬於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針對國家戰略需求和有機化學前沿🙎🏻,秉持前瞻性基礎研究與需求導向的轉化應用研究並重的理念,團隊主要面向大健康領域、高端精細化學品與功能材料領域的基本有機化學問題開展研究工作🧑🏼‍🤝‍🧑🏼,以培養科研和大健康領域拔尖人才為重點👩‍👩‍👦⛹🏽‍♀️。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基於精準化學的有機化學方法學研究;2)醫(農)藥與功能材料的合成工藝開發及產業化研究🍄;3)生物功能材料開發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

團隊現有成員11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講師3名,另有碩士研究生20多名。團隊承擔各類科研項目4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項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成果轉化等縱向項目,以及多項企業合作項目🧕🏼。在Angew Chem. Int. Ed.⬜️、CCS Chem.、Chem. Eng. J.、Green. Chem.🪂、Org. Lett.🤛、J. Catal.、Org. Chem. Front.等期刊發表論文200余篇,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上海市教育成果獎二等獎2 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PCT專利1項。

研究方向1🔥:基於精準化學的有機化學方法學研究

以精準和綠色合成為導向開展惰性化學鍵構建👦🏻、轉換以及含氟功能分子的高效構建以及不對稱合成研究☝🏿,從而製備系列新型結構骨架化合物🤸🏼‍♀️✌🏿,並探索其在新藥研究、藥物合成工藝及有機功能材料等領域的應用。

研究方向2醫(農)藥與功能材料的合成工藝開發及產業化研究

針對治療重大疾病的新藥和仿製藥與市場需求量大且需求穩定的農用化學品與精細化學品🀄️🤸🏿‍♂️,基於問題導向與企業生產需求,開發綠色、高效與合規的工業化合成工藝🦕;同時註重新方法與新技術的綜合應用,將生物轉化(微生物工程學)🪷🧘🏽、微流控反應器技術與光反應技術綜合應用於化工工業生產,滿足企業與社會的安全合規生產需求。

研究方向3👨‍💻:生物功能材料開發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

探索新型功能材料製備技術在分離純化材料、藥用材料🌛、醫用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如納米技術、生物親和技術、3D打印,靜電紡絲等增材製造新技術,以實現活性物質精準性、高效性地靶向分離和純化😈。

二🧑‍💼、團隊成員

1

黃軍海🤝:男,教授🙌🏽,博士

華東理工大學,製藥工程與技術專業

主要從事仿製藥、綠色藥物合成工藝與功能材料開發和產業化研究🐈‍⬛,發表論文30多篇,總引900余次,單篇最高290余次🌛🪔;領導團隊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上海市科委項目6項,企業橫向項目20多項,領導完成阿紮那韋👨🏿‍🎤、泊沙康唑等高難度仿製藥開發並移交企業;完善了植調劑二氫卟吩鐵製備工藝,鑒定了主要藥效物質群與代謝物質群,推動合作企業獲得新農藥批件並商業化上市。

2

李亞▪️:男,教授,博士

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專業

主要從事含氟功能有機分子的設計、不對稱合成和應用研究🍋。博士畢業於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工作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在Angew. Chem., Org. Lett., Macromol., J. Org. Chem.等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發明專利授權6項🙆🏽‍♀️。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10余項。

3

馮煌迪🦒:男⏲,教授🏊🏼‍♀️,博士

比利時魯汶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化學/應用化學專業

主要開展經濟🏂🏻、環境友好型合成方法學研究,醫藥和農藥關鍵中間體的合成工藝開發。博士畢業於比利時魯汶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並在中科院上海有機所開展博士後研究工作。在Green Chem., Org. Lett., Chin. Chem. Lett., Org. Chem. Front.等期刊上發表論文70余篇。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上海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和企業委托項目近10余項。

4

王晗:女,教授,博士

華東理工大學,製藥工程專業

主要從事仿製藥製備工藝研究、口服固體仿製藥質量評價研究🫷🏻。近年來🥕😩,主持各類產學研項目4項🦤,發表SCI論文10余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0余項(授權6項)。主持和參與“藥劑學”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等4項教學研究項目,發表10余篇教研論文,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曾獲意昂2官网青年教學明星、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青年教師等榮譽🤰🏿。

5

嚴一楠🪮:男,副教授,博士

韓國全北國立大學🤌♉️,生物🕺🏿、信息及納米技術專業

主要從事功能材料合成及其在醫學領域及能源領域方面應用研究。博士畢業於韓國全北國立大學,畢業後就職於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J. Mater. Chem.Carbon🛺, ACS Appl.Biomater.Mater. Sci. Eng. C.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發明專利授權4項2️⃣。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上海市成果轉化項目、上海市浦江人才項目和企業委托項目4項。

6

陳玲艷:女,副教授,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有機合成專業

主要從事天然產物或藥物中間體的合成🫵🏿、不對稱催化反應及應用研究等,曾在法國曼恩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先後主持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和企業開發項目等科研項目7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 Org. Chem.; Org. Biomol. Chem.SCI期刊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7項。

7

茆勇軍:男,副教授,博士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藥物化學專業

主要從事藥物合成工藝優化及產業化研究。博士畢業於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在Org. Process Res. Dev., J Med Chem, Synthesis 等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發明專利授權10項。主持(完成)技術開發及轉化項目10余項🧑‍🦳⛺️。

8

黃立梁🤱🏽🚵🏿:男👮🏻‍♀️🌙,副教授💮,博士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藥物化學專業

新型固載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其在微通道連續流技術中的應用研究;基於綠色合成技術和高通量連續流反應系統平臺,開發產業導向的藥物中間體👩‍👩‍👦、功能分子的生產工藝。博士畢業於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工作於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3項。

9

李利紅:男😶,講師,博士

英國華威大學🫵🏼,化學專業

主要從事聚合物發泡、復合材料輕量化⚀、高性能薄膜材料、塑料改性助劑和纖維材料的改性。在國際SCI期刊第一作者或通訊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6項。中國大數據產業生態聯盟產業互聯網服務專業委員會專家組專家白求恩青年科學家委員會會員🧙🤾‍♀️,江蘇鹽城市6.15領軍人才🔼👨🏽‍🏭,英國海外傑出研究生計劃(ORSAS)。

10


張有燦:男♥︎🏃🏻‍➡️,講師👷🏻🚶‍♀️,博士

德國羅斯托克大學萊布尼茨催化研究所🤷🏿‍♀️,化學專業

主要從事均相催化方面的研究。德國羅斯托克大學萊布尼茨催化研究所(LIKAT)獲博士學位👧🤽‍♀️,在中國科意昂2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DICP)從事博士後工作。近年來先後在Angew. Chem., J. Catal., Org. Lett., CCS Chem.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SCI論文近33篇。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科學基金項目2項👳🏼。

11

朱敏⛲️:女🙇🏿‍♀️,實驗師,博士,

浙江工業大學,藥物化學專業

主要從事生物材料的製備與應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相關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循環再生可降解高分子復合材料的開發”等企業委托項目2項,發表SCI論文4篇,獲上海市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8)👨‍🦱。

三、研究成果👩🏻‍⚖️🧘🏿:

代表性論文

1.Palladium-Catalyzed Perfluoroalkylative Carbonylation ofUnactivated Alkenes: Access to β-Perfluoroalkyl Esters. Youcan Zhang, Hui-QingGeng, Xiao-Feng Wu.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1, 60, 2429224298. (IF = 37230359.6, SCI:一區)

2.Electrostatically Assembled Construction of Ternary TiO2-Cu@C Hybrid with Enhanced Solar-to-Hydrogen Evolution Employing Amorphous Carbon Dots as Electronic Mediator. Jiaxin Zhu, Mengmeng Zhang, Jinyan Xiong, Yinan Yan, Weijie Li, Gang Che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9, 375, 121902. (IF = 15.1, SCI:一區)

3.Chemodivergent Synthesis of Oxazolidin-2-ones via Cu-Catalyzed Carboxyl Transfer Annulation of Propiolic Acids with Amines. Yujuan Xie, Liliang Huang, Yayu Qi, Junduo Hu, Liangliang Song, Huangdi Feng.Green Chemistry, 2022, 24, 1978–1982. (IF=9.8, SCI:一區)

4.Copper-Catalyzed Visible-Light-Induced Ring-Opening Carbonylation of Sulfonium Salts. Youcan Zhang,Zhi-Peng Bao, Chang-Sheng Kuai, Xiao-Feng Wu.Journal of Catalysis, 2023,426, 15. (IF = 7.3, SCI:一區)

5.Guangxing Gu, Yue Yue, Chengyang Wang, Wei Zhang, Jian Wu, Ya Li, and Yanchuan Zhao. Chiral Discrimination of Nitrile Compounds Using a 19F-Labeled Palladium Probe, Org. Lett. 2023, 25, 4819–4824. (IF=5.2, SCI:一區)

6.Regio- and Chemoselective Copper-Catalyzed Formal [2+2+2] Cycloaddition of Primary Amines with Arylacetylenes to 2,4,5-Trisubstituted Pyridines. Yujuan Xie, Liliang Huang, Huihui Feng, Yayu Qi, Erik V. Van der Eycken, Huangdi Feng. Organic Letters, 2022, 24, 6346–6350. (IF=5.2, SCI:一區)

7.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astereoisomeric Polyesters Derived from Bisphenols Bearing Vicinal Trifluoromethyl Groups. Jinghuang Lv, Si Chen, Zhenchuang Xu, Siquan Zhang, Ya Li, and Yanchuan Zhao. Macromolecules 2021, 54, 3737230359–3724. (IF=5.5, SCI:一區)

8.Copper-Catalyzed Deaminative Alkynylation of Secondary Amines with Alkynes: Selectivity Switch in the Synthesis of Diverse Propargylamines. Shengyun Hu, Huangdi Feng, Hui Xi, Yuchen Meng, Ming Li, Liliang Huanga, Junhai Huang. 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2021, 8, 6992–6997. (IF=5.4, SCI:一區)

9.Metal-Catalyst- and Fluoride-Free Oxidative Desilylation of Arylsilanes and Its Application. Qingqing You, Liliang Huang, Mingjie Liao, Yuchen Meng, Huangdi Feng, Junhai Huang. Sustainable Chemistry and Pharmacy, 2023, 32, 101020. (IF=6.0, SCI:二區)

10.A Self-Assembled Bio-Based Coating with Phytic Acid and DL-Arginine Used for aFlame-Retardant and Antibacterial Cellulose Fabric. Fang Hou, Min Zhu, Yang Liu, Keyu Zhu, Jiamin Xu, Zhenlin Jiang, Chaosheng Wang, Huaping Wang. 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 2022, 173, 107179–107179. (IF=6.6, SCI:二區)

代表性專利

  1. 黃軍海等, Use of chlorophyll dihydroporphin as plant growth regulatorPCT/CN2019/093380;

  2. 黃軍海等,二氫卟吩衍生物及其鐵螯合物的製備與應用,發明專利,CN202010090299;

  3. 黃軍海等😚,一種氨基嘧啶化合物、其製備方法、組合物及應用👲,發明專利🧷,CN202010001709.9;

  4. 王晗、茆勇軍等📔,2,4-二叔丁基-5-氨基酚的製備方法,發明專利,CN 203723035910394376.4;

  5. 王晗、茆勇軍等🗿🏍,4--6,7-二甲氧基喹啉的製備方法,發明專利, CN 203723035910488336.6;

  6. 王晗、茆勇軍等,4-羥基喹啉-3-甲酸的製備方法♒️,發明專利,CN 203723035910513468.X;

  7. 王晗🆚🍳、茆勇軍等♧,一種用於製備AZD9291的中間體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發明專利,CN 203723035910697073.X;

  8. 陳玲艷等✷,一種酰胺類化合物的製備方法, 發明專利,ZL201810357094.6;

  9. 陳玲艷等,一種手性33-二取代吲哚-2-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發明專利,ZL201811268353.4 ;

  10. 陳玲艷等,一種手性樟腦磺酰肼衍生的催化劑及其製備方法和應用, 發明專利💁🏽,ZL201910372303593939.2

代表性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仙鶴草酚B抗癌先導優化與有機金屬基的協同增效研究”(31570360)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噁唑烷的過渡金屬催化開環/環重組串聯反應研究”(22078192)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手性亞磺酰胺誘導的1,3-二胺及氮雜環丙烷的手性合成研究”(21102089

  4. 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項目“針對 FOXP3 蛋白翻譯後修飾的 PIM1 抑製劑的設計與合成”(17XD1423000)

  5. 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啟明星項目“抗艾滋藥物阿紮那韋環氧中間體創新製備工藝研究” (14QB1404800)

  6. 上海市啟明星人才項目“基於單分子熒光技術應用前列腺癌靶標的檢測和級聯反應研究”(17QB1402900

  7. 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碳量子點製備及在腫瘤顯影應用研究”(2015PJ1432200)

  8. 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於結構多樣性導向策略的多組分脫羧偶聯反應構建炔丙基胺方法學研究” (15ZR1418800)

  9. 企業產業化合作項目“RD81合成工藝的研究與開發”,140萬;

  10. 企業產業化合作項目“碸吡草唑合成工藝開發研究”,200

四、育人成效

團隊堅持個性發展、註重因材施教🧙‍♀️,目前在讀研究生30余人🦕,畢業碩士生中6人獲國家公派留學獎學金🧑🏼‍🍼、10余人攻讀博士學位🧜🏻‍♀️🛃。另外,指導本科生在全國大學生製藥工程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創新設計競賽、全國製藥工程研究征文比賽🛅、全國大學生藥苑論壇、全國醫藥院校藥學類實驗技能競賽、“創青春”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屢獲佳績👨‍👦‍👦。

五、合作交流

“製藥工程研究團隊”與比利時魯汶大學化學系建立了長期有效的合作關系,持續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此外與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廈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中國醫藥工業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等知名科研單位和高校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開展學術訪問與學生交流👨🏻‍🦼‍➡️。在產學研用方面,與現代製藥👨‍⚕️、蘇利股份🪞、法默生物公司等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企業發展賦能🎏👩🏿‍🦲,為人才培養助力。

意昂2专业提供:意昂2意昂2官网意昂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口、�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欢迎您。 意昂2官網xml地圖